Article

Methods for Managing Fever in Children

Dr Fung Cheuk Man, Ronald

Pediatrics

This health article is available in Chinese only. 
 

嬰幼兒的發育及免疫系統仍未成熟,最容易遭到細菌或病毒侵襲,不禁令父母憂心忡忡,其中四季均有爆發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更被稱為隱形殺手,小朋友感染後或會併發肺炎或支氣管炎。今期兒科專科醫生會為大家揭開這個病毒的神秘面紗,助大家對抗感染高峰期。

今年三歲旳晴晴是早產嬰兒,也是李太的第一胎。李太記得晴晴歲半那年,某天呼吸異常及發出嘶嘶聲,她立即帶女兒到醫院求診,醫生檢查後即時安排她入院接受治療。

經過臨床診斷及化驗,確診晴晴當時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醫生也為她進行了紓緩性治療。然而,晴晴高燒持續,耳朵並有脹痛情況,檢查之下,原來是病毒感染併發中耳炎,需要處方抗生素,住院一星期才康復。

感染或致併發症

RSV病毒向來是「嬰幼兒殺手」,幾乎全年皆有感染個案,二至三月開始有感染個案,大約維持六個月,然後每四至八個月重臨高峰。根據統計,在二○一九年全球錄得三千三百萬宗與RSV病毒相關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個案,其中約十萬宗死亡個案涉及五歲或以下兒童。在香港,RSV病毒更是導致一歲以下幼童住院的最常見呼吸道病毒,佔多於一半病例。

究竟甚麼是RSV病毒,如何侵襲人體?仁安醫院兒科顧問醫生馮卓文說:「RSV病毒是一種單鏈核糖核酸病毒,不止是嬰幼兒或兒童,健壯的成年人或長者同樣有可能被感染,跟傷風感冒一樣,是非常普遍。然而,身體狀況不同,所出現的病徵亦會有所不同。」

RSV病毒之所以常見,或多或少與它的傳染性有關。這種病毒可透過患者的分泌物、飛沫傳播,例如接觸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剛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潛伏期為一至十天,通常為五至七天。

馮醫生表示,嬰幼兒感染RSV病毒後,徵狀類似傷風感冒,出現發燒、流鼻水、咳嗽、頭痛、食慾減退、身體感到痛楚或軟弱無力等症狀,最令人擔心的是,感染或會引致肺炎及支氣管炎等併發症︰「當病毒入侵小朋友的下呼吸道,可能會頻密地咳嗽,家長甚至會聽到子女呼吸時出現嘶嘶聲,呼吸辛苦及急促。」

當RSV病毒傳播到細支氣管,會刺激黏膜引致腫脹,產生嚴重咳嗽及喘鳴聲,肺部的痰涎亦會不停增加,更容易引起細支氣管感染併發症。有外國研究就指出,感染過RSV病毒的兒童長大後,患上哮喘的風險較沒有感染RSV病毒的兒童高出兩至三成,估計與RSV令他們的細支氣管變得敏感有關。

呼吸道合胞病毒全年皆有感染個案,以嬰幼兒個案最多。

RSV病毒是一種單鏈核糖核酸病毒。

嬰幼兒感染RSV病毒有機會併發肺炎。

父母如有懷疑可為病童先進行快測,方便醫生診斷。

暫無針對性治療

現時,並沒有專門針對RSV病毒的藥物,馮醫生指治療一般以紓緩性為主,尤其當嬰幼兒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或喘鳴,或要入院及呼吸支援;輕微者則會獲處方氣管擴張藥物,改善呼吸狀況。如像李太囡囡般因細菌引起併發症,包括肺炎、鼻竇炎或中耳炎,需要服用抗生素應對。

部分感染RSV病毒的嬰幼兒個案,可能需要使用到抗病毒藥物,例如本身有長期病患、早產、慢性肺病及心臟病等,但馮醫生指這種情況非常少見,除非患者病情嚴重到被送入深切治療部,才會考慮處方相關藥物。

馮醫生建議家長為發燒的子女補充水分,「當體溫每升高攝氏一度,人體就要多百分之十水分彌補所需,同時避免飲用凍水,否則會增加黏液分泌,引起更多痰涎。」

要預防小朋友感染RSV病毒,馮醫生指最有效方法是保持個人衞生,尤其小朋友外出時喜歡觸摸物件︰「RSV病毒可以在潔淨的表面生存幾個小時,如摸完之後捽眼捽鼻就有機會受感染。」其他如進出人多擠逼地方需要戴上口罩,經常洗手及定時消毒家居環境等措施,亦須好好遵從。

嚴重個案需要呼吸支援。

感染RSV病毒與流感徵狀相似,常見會發燒。

嬰幼兒發燒時緊記要補充水分。

暫無針對性治療

現時,並沒有專門針對RSV病毒的藥物,馮醫生指治療一般以紓緩性為主,尤其當嬰幼兒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或喘鳴,或要入院及呼吸支援;輕微者則會獲處方氣管擴張藥物,改善呼吸狀況。如像李太囡囡般因細菌引起併發症,包括肺炎、鼻竇炎或中耳炎,需要服用抗生素應對。

部分感染RSV病毒的嬰幼兒個案,可能需要使用到抗病毒藥物,例如本身有長期病患、早產、慢性肺病及心臟病等,但馮醫生指這種情況非常少見,除非患者病情嚴重到被送入深切治療部,才會考慮處方相關藥物。

馮醫生建議家長為發燒的子女補充水分,「當體溫每升高攝氏一度,人體就要多百分之十水分彌補所需,同時避免飲用凍水,否則會增加黏液分泌,引起更多痰涎。」

要預防小朋友感染RSV病毒,馮醫生指最有效方法是保持個人衞生,尤其小朋友外出時喜歡觸摸物件︰「RSV病毒可以在潔淨的表面生存幾個小時,如摸完之後捽眼捽鼻就有機會受感染。」其他如進出人多擠逼地方需要戴上口罩,經常洗手及定時消毒家居環境等措施,亦須好好遵從。

孕婦疫苗 抗體傳兒

接種疫苗無疑是對抵禦病毒入侵的最佳方法,是否又適用於RSV病毒身上呢?馮醫生說,暫時沒有針對性疫苗提供予嬰幼兒預防RSV病毒感染,但有一種單株抗體的預防性藥物,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用於保護高危嬰幼兒,即早產並患有慢性肺病,以及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減低他們因感染而引起併發症風險,惟保護期只有三十天,每月注射一次,為期五個月。近年有新型單株抗體藥物面世,歐美地區已經開始使用,只需注射一次便能達到持續保護效果。

要提高嬰幼兒對RSV病毒的保護力,亦可以從媽媽入手。如今,就有疫苗可供懷孕三十二至三十六周的孕婦接種,或分娩前至少十四天前接受注射,以產生抗體並傳給胎兒,便可保護寶寶在出生後頭六個月不會受到感染,預期相關疫苗亦會在本港推出。

長者與嬰幼兒都屬高危族,可考慮注射疫苗。

勤洗手及戴口罩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注意!RSV發病訊號! 

  • 呼吸急促、淺而快。
  • 出現咳嗽伴隨喘鳴聲。
  • 胸部肋骨之間與下方因胸壁收縮而內陷。
  • 每次呼吸時,鼻孔都會張開。
  • 食慾不振。
  • 異常疲倦。
  • 嘴唇及指甲發紫。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l diagnostic or treatment advice.

Other Related Articles

Icon Email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Join our mailing list with the latest hospital announcements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