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Rheumatology

This health article is available in Chinese only.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自體免疫系統病,是風濕病的一種,這個病名是由十九世紀的一名法國醫生提出,他發現他的一名女病人臉泛紅疹,看起來像數狼咬過一様,因而被冠以紅斑狼瘡之名,除紅斑以外,系統性紅斑狼瘡還會影響全身各個器官,最常見的有關節炎、血管炎、胃炎等,所以此病稱為全身或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病人大多為20至40歲之女性,由於病人的免疫系統失去平衡,產生過量不正常的抗體,誤把自己的身體細胞當作敵人,攻擊身體各個器官組織,引致發炎,系統性紅斑狼瘡至今病因未明,但相信與遺傳、內分泌和環境等因素有關。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變化多端,其中皮膚受累最為普遍,而在面頰出現的「蝴蝶斑」最常見,有五成病人病發時有這種紅斑,約六成的病人對陽光特別敏感,大部份病人亦會有關節炎。而出現關節疼痛和腫脹,病情時好時壞。並可出現晨僵,即早上起床時受影響的關節變得僵硬。

除此之外,病人也值得注意以下病徴:疲倦、持續低燒、口腔潰瘍、脫髮、眼乾、呼吸困難、胸口疼痛等。

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醫生會根據臨床表現加上化驗血液中的抗體,如ANA(抗核抗體)。

雖然目前紅斑狼瘡不能根治,但醫生可利用葯物去控制病情減輕發炎。近年,醫學界在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有不少突破,當中包括去年在USFDA註冊的B淋巴細胞刺激因子,可減輕SLE的活躍度,從而令病人減少對類固醇的依賴。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l diagnostic or treatment advice.

Please consult a doctor regarding treatment options and should not rely solely on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this website.

Icon Email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Join our mailing list with the latest hospital announcements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