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health article is available in Chinese only.
「點解我一歲大的兒子,胸骨中間位置會凹陷呢?」倘若你發現自己的子女有胸骨凹陷的情況,可能是患上漏斗胸,嚴重的會在六個月到一歲便被發現,其他的會隨胸部生長,胸骨凹陷增多,才被注意到。
什麼是漏斗胸
漏斗胸,廣東話又稱凹胸,是胸前壁向內凹陷呈漏斗狀的胸壁異常現象,是最常見的胸壁畸型。大多數漏斗胸成因並不清楚,小部分患者有相關的綜合症例如馬凡氏症,或有家族史。多數患者在幼兒時期已經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凹陷。胸骨有兩個成長期,分別是八至十一歲及十五至十八歲。隨着胸骨在成長期生長,胸骨凹陷只會增多,凹陷改善並不常見。由於胸骨在生長過程中,受影響的肋骨向內生長,而不是正常左右平行生長,故此形成漏斗胸。相反地,肋骨向外生長,會形成雞胸。凹陷的胸骨會壓迫心臟及肺部,令心臟左移及降低心肺功能。在青春期,患者的心肺功能相對比較好,所以大多數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只有小部分患者感到胸痛、心慌、及運動後感覺到呼吸急促。隨著年紀增大,症狀逐漸明顯。而且漏斗胸有礙外觀,男性患者為了避免暴露上半身,會盡量減少参加戶外活動例如游泳及球類運動。患者更呈現害羞、畏縮及自尊心受損。
漏斗胸影響心肺功能
近年來,醫學研究指出凹陷的胸骨會壓迫到心臟,造成心臟輸出之血流量降低。胸部擴張亦受到限制,使肺功能降低。除了生理上症狀外,患者的心理也有異常。漏斗胸在成長期會變得更加嚴重,改善的情況並不常見。此外,能夠通過運動改善嚴重胸骨凹陷機會很少。在過去十年漏斗胸微創手術越來越普及。我們建議患者在八至二十五歲進行手術。 手術治療最佳黃金時期是在八至十一歲,因為手術技術相對簡單,治療後效果比較好,而且併發症也很少。
漏斗胸先評估後治療
在制定治療方案前,必須進行對漏斗胸基本評估,包括胸壁電腦斷層掃描、心肺磁力共振、肺功能測試、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這些評估涵蓋了漏斗胸嚴重程度及心肺功能,作為對漏斗胸客觀量度標準。胸壁電腦斷層掃描及心肺磁力共振可以計算漏斗胸指數,亦即是胸壁橫徑與前後徑比值,被視為治療決定的分水嶺。根據指引,漏斗胸指數超過3.25的患者有心肺功能影響或心理障碍,視為嚴重,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漏斗胸指數小於3.25的輕度患者建議採用保守治療。
嚴重漏斗胸的手術治療
治療漏斗胸的手術共分兩種,包括傳統開腔矯型手術及新式的微創手術。傳統開腔矯型手術早在六十年前已出現,醫生要先切開胸肌,移走胸骨旁的肋軟骨,然後將凹陷的胸骨抬高及拉平,待軟骨再生長,手術時間較長。此手術的傷口較大,康復期亦稍長。而且,傳統手術對肺功能沒有太大改善。
微創漏斗胸矯型手術Nuss procedure的關鍵在於「金屬條」!醫生會先於患者的胸部兩邊各開一個小切口,植入一條不銹鋼的金屬條,支撐凹陷的胸骨,手術需約個半小時,待胸骨成形兩至三年後即可移除。植入的金屬條會令肋骨變形,患者初期會感到短暫痛楚。同時,由於成人的骨骼較堅硬,故此會較小童患者痛。成人患者或比較嚴重的患者,醫生可能需要植入多一條金屬條支撐,有助減少痛楚和金屬條移位的風險。微創手術對肌肉及骨骼傷害較少。不過,剛進行這手術的患者緊記,手術後盡量避免進行很大碰撞機會的劇烈運動,例如美式足球和拳擊,相反較溫和的運動例如游泳,則可於手術後三個月後進行。
輕度漏斗胸的保守治療
漏斗胸指數小於3.25、或年齡小於八歲的患者一般建議採用保守治療。因為輕度漏斗胸患者通常沒有壓迫心臟及肺部,因此我們不建議進行漏斗胸矯型手術。另一方面,由於年齡低於八歲的患者骨骼太軟,如果在八歲之前進行手術,術後復發率比較高。保守治療包括運動、真空吸盤療法和填充物整形手術。
總括而言,漏斗胸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也有一定影響,越早治療越好,減少併發症。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for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l diagnostic or treatment advice.
For consultations, patients can contact the Minimally Invasive Centre at Yan On Hospital during office hours by calling 2608 3383 or via email at mic@union.org.
Join our mailing list with the latest hospital announcements
Continue to browse all content. If there is any latest information, we will notify you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