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專欄文章

小朋友沉迷上網或打機點算好? 心理學家教你防止子女遊戲成癮小妙招

利雪兒小姐

心理衞生科/精神科

電子遊戲的利與弊 網絡成癮有何特徴?
有研究發現,健康使用互聯網和遊戲對兒童的性格和腦部發展育益。例如,玩第一人稱動作遊戯可以訓練我們的選擇性専注力、空間認知,以及多任務處理解難能力。

然而,若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超過衛生署建議,則可能變成具危害性的使用,甚至導致網絡遊戯成癮。家長經常說子女沉迷打機,但究竟甚麽是「成癮」呢?根據《DSM-5-TR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網絡遊戲成癮的主要特徴包括:

1. 強烈慾望:做其他事情時也只想着打機
2. 失去控制:無法自控,花在打機的時間越來越長
3. 不顧後果:因沉迷打機,導致不上學、不做功課,甚至巌重影響與家人的關係

小朋友沉迷打機的背後原因
一些嚴重沉迷甚至達到成癮程度的年輕人,可能因為現實生活中面臨學習困難、社交障礙或自信心不足等挑戰,並藉由打機來逃避現實和尋找快樂。家長若僅著眼於控制子女的打機問題,忽視背後的根本原因,可能會導致其他成癮行為或心理問題的產生。建議家長通過細心觀察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逐步了解子女面臨的困難,並共同解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在必要時,應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防止兒童遊戲成癮
隨着子女升上中學或高中,家長對打機的控制會愈來愈困難。因此,建議家長從小規管,希望孩子能逐步建立自律性。

1. 以身作則
如果家長希望控制子女的打機時間,自己也需以身作則。否則,孩子會覺得父母有雙重標準,不願聽從指示。

2. 減少使用「電子奶嘴」
研究指出,越早接觸互聯網和打機的兒童,腦部發展越容易受影響,且長大後更易出現成癮的問題。建議家長多陪伴孩子,或提供非電子產品的替代品,例如玩具車、貼紙簿或圖書,讓孩子安靜下來、吃飯或乘車時使用。

3. 設立規範與協議
家長應儘早與子女設定明確的打機時間、模式及内容目標,並隨著孩子漸長重新協商可行的安排。若子女未遵守規範,家長可採取以下步驟:

1. 停下手頭工作
2. 理解子女的遊戲進度
3. 與子女保持眼神接觸
4. 明確給予指令
5. 站在子女旁邊注視他們
6. 若子女聽從指令,立即表揚
7. 若不聽從,給予警告並執行懲罰

家長需要清楚了解子女玩的遊戲是否能即時暫停。例如,部分線上多人聯機遊戲若突然中斷會影響隊友,導致孩子在學校被責駡或孤立。因此,花時間了解遊戲有助避免嚴重衝突。

4. 培養多樣興趣
若子女從小僅有打機這一項興趣,隨著家長影響力減弱,他們可能只得打機作為唯一的減壓方式。家長應從小培養子女多種興趣,例如:運動、音樂或閲讀,讓他們長大後仍有其他選擇。

本文章所載內容只作參考用途,並非提供任何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其他相關文章

Icon Email
加入我們的電子通訊

訂閱我們的新聞通訊以接收醫院公告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