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醫生
相信不少人曾經歷過「眼眉跳」,多數由於緊張和疲勞誘發,通常自然緩解。但有一些人不但眼眉,嘴角甚至整個面部都會跳動,這就不是正常現象了。臨床上稱為面肌抽搐和面肌痙攣,多數見于中年女性。臨床表現為單側面部肌肉不自主跳動,緊張或疲勞時加劇,如果間歇性眼皮收縮閉合會影響視覺,此外面部肌肉頻繁抽搐給正常社交工作帶來極大困擾。
面肌抽搐通常由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醫生負責診治,檢查是否有合併其他神經功能障礙,排除眼瞼痙攣,肌張力異常,甚至顱內病變。必要時會安排磁力共振腦部檢查,排除顱內腫瘤或血管性疾患。
面肌抽搐症狀
椎動脈壓迫面神經
肉毒桿菌毒素注射部位
手術中面神經受血管壓迫,用Sponge 隔開
面肌抽搐的病因主要由於面神經根部離開腦幹的位置受到鄰近異常走行的血管壓迫,例如椎動脈或小腦動脈,導致神經包膜受損,神經纖維之間傳導發生短路導致面肌抽搐。
面肌抽搐的藥物治療
包括抗腦癇類藥物或鎮靜劑,但多數療效不顯著。
肉毒桿菌毒素注射
比較常用及有效治療方法是面部抽搐肌肉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包括眼皮和嘴角少量及多部位注射。療效通常可以維持三個月,需要定期注射,長期療效可能會減弱。
手術治療
微血管減壓手術是面肌抽搐的病因性治療。主要適應症狀嚴重但肉毒桿菌注射無效或不願意長期注射的患者。
手術方法是採用耳後做開顱手術,大約需要4-5釐米的手術傷口,在手術顯微鏡下將位於面神經根部異常貼近並產生壓迫的血管推移開,中間放置隔離物料稱滌綸棉墊(Teflon), 使血管和神經永遠分離,從而解除血管對神經根部的壓迫。手術中通過神經監測,可以減少併發症和提高治癒率。
總結
輕微的面肌抽搐可以定期觀察,如果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可以考慮面肌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或微神經減壓手術治療。
本文章所載內容只作參考用途,並非提供任何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訂閱我們的新聞通訊以接收醫院公告
繼續盡覽所有內容。如有最新資訊,將會透過電郵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