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創傷後遺症

何為創傷後遺症

當人們親身經歷或目睹創傷事件,特別是那些可能威脅生命的情況時,通常會引發強烈的恐懼感,並導致一些嚴重且持久的壓力症狀,例如焦慮和失眠。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症狀在短期內會自行消退,而並非所有經歷過創傷的人都會發展成創傷後壓力症(PTSD)。然而,如果這些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並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功能,則可能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
 

成因:
  • 創傷事件:直接經歷或目睹極端創傷事件是PTSD的主要成因。
  • 生物因素:某些人可能因遺傳或神經化學因素而更容易罹患PTSD。
  • 心理因素:先前的心理健康狀況或性格特徵(如焦慮高、情緒不穩)可能增加風險。
  • 社會支持:缺乏社會支持或面對重大生活壓力可能會使PTSD的發展更為嚴重。
     
症狀:
  • 重複經歷:反覆回想創傷事件,或有閃回、噩夢等現象。
  • 迴避行為:避免與創傷事件相關的情境、人物或活動。
  • 負面情緒變化:持續的負面情緒,如焦慮、憤怒、羞愧或恐懼。
  • 警覺性增強:易受驚嚇、難以入睡、集中注意力困難或過度警覺
     
治療方法: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和眼球移動減敏法(EMDR)是常用的療法。
  • 藥物治療:抗抑鬱藥(如SSRIs)可用於緩解PTSD症狀。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