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專欄文章

讀寫障礙不可怕!家長必讀的支援指南

言語治療師鄺嘉儀

言語治療

讀寫能力是孩子學習旅程中的重要基石,對語文表達、知識理解與學科學習都非常重要,但有些孩子即使智力正常,學習態度認真,卻在閱讀和書寫上遇到重重困難,這可能是「讀寫障礙」(Dyslexia)的表現。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子女有讀寫障礙,究竟我們可以如何及早發現並有效幫助孩子呢?本文將結合專業的研究與臨床經驗,從跡象辨識到支持方法,帶家長深入了解讀寫障礙。

 

讀寫障礙能否被治療?

只要能夠及早介入,透過言語治療可以大幅改善孩子的認讀能力,在短時間內教導小朋如何運用閱讀規則及書寫規則處理文字。訓練的過程中,治療師會透過遊戲讓學童反覆練習不同的閱讀技巧及書寫規則,再加上家課練習讓學童鞏固所學。一般情況下,兩至三個月後便會有所改善。

根據臨床經驗,超過八成的讀寫障礙學童能順利克服困難,不再需要言語治療。 他們從最初的文字恐懼,變得自信,甚至開始享受讀寫的樂趣,重新找回學習的動機。


讀寫障礙有哪些早期跡象?

讀寫障礙的表現因年齡而異,家長和老師需要留意孩子在以下方面的困難:

學前階段(3-6歲)

  • 語言發展:說話較晚、詞彙量少、發音可能不準確(如「雞」說成「龜」)
  • 記憶與序列能力:難以記住兒歌、字母表或數字順序
  • 早期認讀:學習辨認名字或常見字母需花費更多時間,對書本上的字不感興趣
  • 動作協調:握筆、畫畫或扣鈕扣等精細動作能力較弱

 

小學階段(6歲以上)

  • 閱讀方面: 認字困難,朗讀速度慢且錯讀、漏讀或跳行;容易混淆字形(如「毛」看成「手」,「b」看成「d」),篇章理解能
  • 書寫方面: 默書成績差,抄寫速度慢且錯誤多;字形結構錯誤,如文字顛倒、鏡面字(如將「部」的右邊寫成「陪」的右邊)

💡若孩子在讀寫方面的困難持續六個月以上,且與同齡人相比明顯落後,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或教育心理學家的專業評估。



讀寫障礙如何影響孩子的學校表現?

讀寫障礙對學術表現的影響廣泛,不僅局限於語文科,更可能影響其他學科及整體學習能力:

  • 中文科:難以記憶繁體字形,閱讀理解差,無法掌握文章文意
  • 英文科:拼字困難,難以對應字母與讀音,影響聽寫和閱讀理解
  • 數學科:
    • 應用題:難以理解題目,容易讀錯或漏讀關鍵詞,即使知道如何計算,也可能因理解錯誤而出錯
    • 計算障礙(常見共病):對數字概念感到困難,例如記不住乘法表或無法快速心算
  • 跨學科影響:閱讀和書寫困難可能波及常識、歷史、地理等科目;整理筆記、撰寫報告和規劃學習時間等高階學習任務,也會成為巨大挑戰

 

家長如何在家中幫助有讀寫障礙的孩子?

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關鍵,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

  • 營造鼓勵環境:多讚賞孩子的努力和進步,避免責備和批評
  • 親子共讀:每天抽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培養閱讀興趣
  • 學習遊戲:例如押韻詞遊戲、音節切割遊戲或字卡拼圖,讓學習充滿樂趣
  • 專業協助:及早尋求教育心理學家或言語治療師的幫助,制定個人化讀寫訓練計劃
     

學校如何支持有讀寫障礙的學生?

學校一般會透過通過以下方法,為讀寫障礙學生提供更公平的學習環境:

  • 清晰指示:將複雜任務分解為小步驟,提供簡潔明確的指導
  • 視覺輔助:使用腦圖、流程圖等幫助孩子理解概念
  • 調整教材:提供字體較大、行距較寬的筆記,減少視覺干擾
  • 減輕負擔:減少重複性高的抄寫功課,讓孩子有更多時間鞏固知識
  • 彈性作答:允許用電腦打字代替手寫,或以錄音方式回答問題
  • 延長作答時間,提供放大字體的試卷
  • 允許使用電腦作答或螢幕報讀軟件,減少閱讀障礙的影響
  • 評分標準調適,對錯別字或文法錯誤寬鬆處理,更著重答案內容的準確性

💡讀寫障礙並不可怕,只要家長、學校和專業人士攜手合作,孩子一定能克服困難,迎接屬於他們的學習之路!

本文章所載內容只作參考用途,並非提供任何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Icon Email
加入我們的電子通訊

訂閱我們的新聞通訊以接收醫院公告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