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新聞稿

仁安醫院成立綜合肝臟治療中心 提供內外科綜合治療

服務 | 2012年8月9日
外科、腫瘤科、介入放射科專科醫生
針對病情作出肝腫瘤會診治療 有效提高存活率

慢性肝臟疾病的患者近年有增加的趨勢,與現代人生活模式及飲食影響有關。脂肪肝是香港常見的慢性肝病,會增加罹患冠心病、中風及外周血管病的風險。根據資料顯示大約10%的脂肪肝患者,於14年內演變成肝硬化,而20%-30%更於 7-10 年內由肝硬化轉變成肝衰竭甚至肝癌。

預防脂肪肝演變肝癌 應及早檢查

一般最常見的肝臟超聲波是非入侵性的檢查,醫生可以透過影像觀察肝臟的情況,去判斷病人有否患上脂肪肝。而入侵性的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是目前最準確能夠診斷出脂肪肝及肝纖維化的標準,但會有出血的風險。仁安醫院腸胃肝臟科顧問周泰年醫生稱:「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可利用瞬時性掃描(Fibroscan)作診斷,原理是在無創情況下把肝纖維化的程度以數量表達,產生對人體無害的衝擊波射入接受查者的肝臟,得知其肝纖維化的程度。再根據患者的情況,作出適當的跟進及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肝癌多年成為香港致命腫瘤第三位,根據衞生署數字顯示二零零九年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為 1,488 人,佔所有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為11.6%。肝癌以往被視為是「不治之症」,近年來先進的醫療發展,加上外科手術、放射治療、藥物及標靶治療的配合,已能大大提升病人存活機會。

肝癌分為兩大類,原發性(Primary )肝癌是癌細胞起於肝臟,而轉移性(Secondary) 的肝癌是癌細胞最初在身體其他部位發病,後來擴散至肝臟。最常見的是大腸、胰臟、胃、肺和乳房。 

肝癌治療主要以外科手術切除及肝臟移植進行根治性治療,但當遇上身體不適合進行手術的患者時,則可選擇熱能消融術。除了傳統手術外,醫學界現時仍有許多能有效控制腫瘤生長的非根治性治療,當中包括經動脈化療栓塞法(TACE)、經動脈肝內電療法(TARE),以及標靶治療。而非根治性治療除可把腫瘤控制外,亦有可能令腫瘤縮小,提高病人可接受肝癌切除手術的機會。

全新的肝腫瘤會診 為病人提高存活率

以現時的醫學技術,外科手術能有效進行治療,但傳統上對於結直腸癌的肝轉移的患者,只有大概兩成病人適合接受肝臟切除。仁安醫院外科顧問許念忠醫生稱:「新的化療技術及標靶藥,配合外科手術上的新技術及概念,受肝轉移的病人能夠接受切除手術的機會已被提高至五成,而五年存活率也達至五成。肝腫瘤會診服務是一個新的治療概念,為肝癌患者提供一個平台讓外科、腫瘤科、介入放射科專科醫生進行綜合的評估及分析,共同制定一個針對患者病情的治療方案。」

許念忠醫生續稱:「仁安醫院成立綜合肝臟治療中心其中一個目的,可以讓外科、腫瘤科、介入放射科專科醫生透過肝腫瘤會診,更能夠對病情的轉變作出快捷及適時的反應及處理,有效提升治療效果。最終目標是提高病人可接受肝臟切除的可能性,從而增加患者的治癒機會。」

關於仁安醫院

仁安醫院創於1994年,是座落於新界東區唯一的私家醫院,屬先進及現代化之醫院,以出色服務、尖端科技及優質設施見稱。本院熱心公益,2006年起推出「仁心仁術」慈善計劃,以幫助有需要的病人。多年來,仁安醫院先後榮獲多個本地及國際專業審核機構的嘉許及認可。網址www.union.org

下載新聞稿

傳媒查詢

仁安醫院市場拓展部

電話:(852) 2608 8649

傳真:2605 4499

電郵:media@union.org

Icon Email
加入我們的電子通訊

訂閱我們的新聞通訊以接收醫院公告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