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耳念珠菌除菌療程

什麼是耳念珠菌?

念珠菌屬於真菌類別,存活在皮膚上和人體內,例如口腔和腸道。耳念珠菌 (C.auris) 於 2009 年首次從日本一名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被發現。耳念珠菌對一些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具抗藥性,人們可以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感染耳念珠菌。然而,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耳念珠菌感染,如傷口感染、泌尿道感染甚至血液感染。

 

耳念珠菌如何傳播?

耳念珠菌可以透過接觸受污染的環境表面或器材,或透過與感染者的身體接觸來傳播。嚴謹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良好的手部衛生和環境衛生,對於有效防止感染傳播至關重要。

 

如何縮短耳念珠菌感染者的帶菌時間?

耳念珠菌可以於感染者身上存活數月,為縮短感染者的帶菌時間,療程前,患者需要接受有關之個案評估,並處方為期 3 個月的耳念珠菌除菌療程,期間需使用抗菌沐浴露和服用益生菌進行治療。

(1) 抗菌沐浴露

例如麥盧卡蜂蜜沐浴露/氯己定皮膚清潔劑都對致病性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抗菌作用。

  • 使用說明:每週可使用抗菌沐浴露 2 至 3 次,作為沐浴露的替代品,以減少耳念珠菌在皮膚上的繁殖。
  • 禁忌症:如使用後出現明顯刺激或過敏現象,請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意見。

 

(2) 益生菌

益生菌對致病性微生物具競爭性排斥效用,產生抗微生物的物質及調節免疫系統。有些益生菌酵母能有效減少腸道內念珠菌的繁殖。一般而言,益生菌可安全使用於健康人士。

  • 使用說明:
    1.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Capsule 80mg: 每天服用 1 粒,服用 3 個月
    2. Saccharomyces Boulardii Powder 250mg: 每日 1 小袋,服用 3 個月(請勿倒在或與極冷或極熱的液體或食物混合)
  • 副作用:少數情況會出現上腹部不適。非常罕有的副作用包括酵母菌入血和便秘。
  • 特別注意事項:益生菌不能與系統性或口服抗真菌的藥物一起服用,並需要與口服 抗生素前後相隔 1 小時才可服用。
  • 禁忌症:益生菌不適用於嚴重免疫力弱人士或置有中央靜脈導管的患者。服食益生菌前,請先徵詢醫生建議。

 

資料由仁安醫院提供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
本院保留一切刪改此資料之權利,而不作另行通知

Ref:IL(ICC-03c) V1
Effective since 01-12-2024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