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屬於真菌類別,存活在皮膚上和人體內,例如口腔和腸道。耳念珠菌 (C.auris) 於 2009 年首次從日本一名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被發現。耳念珠菌對一些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具抗藥性,人們可以在沒有任何症狀的情況下感染耳念珠菌。然而,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耳念珠菌感染,如傷口感染、泌尿道感染甚至血液感染。
耳念珠菌可以透過接觸受污染的環境表面或器材,或透過與感染者的身體接觸來傳播。嚴謹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良好的手部衛生和環境衛生,對於有效防止感染傳播至關重要。
耳念珠菌可以於感染者身上存活數月,為縮短感染者的帶菌時間,療程前,患者需要接受有關之個案評估,並處方為期 3 個月的耳念珠菌除菌療程,期間需使用抗菌沐浴露和服用益生菌進行治療。
(1) 抗菌沐浴露
例如麥盧卡蜂蜜沐浴露/氯己定皮膚清潔劑都對致病性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抗菌作用。
(2) 益生菌
益生菌對致病性微生物具競爭性排斥效用,產生抗微生物的物質及調節免疫系統。有些益生菌酵母能有效減少腸道內念珠菌的繁殖。一般而言,益生菌可安全使用於健康人士。
資料由仁安醫院提供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
本院保留一切刪改此資料之權利,而不作另行通知
Ref:IL(ICC-03c) V1
Effective since 01-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