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最常見的致死病因中,腦血管疾病意外(即中風)居第四位。
中風最常見的表現體徵為偏癱。此外,腦部不同部位的破壞亦可帶來不同的症狀,如言語困難、偏盲、眩暈、複視、共濟失調等。中風在病理學上具體可分兩大類:腦出血及腦梗塞。
中風的診斷和治療
基於腦出血與腦梗塞的治療方法不同,正確並迅速的診斷自然是最重要的步驟。如今最快也最方便的診斷方法是電腦掃描和磁力共震顯像。正確的診斷有利準確地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治療腦出血,首先是要儘快降低血壓,同時要設法控制腦水腫。如果病人的神智情況繼續惡化,則需要考慮以手術方法切除血腫塊。
至於腦梗塞的治療方法,則需慎重考慮採用抗血凝的措施,特別是當臨床狀況繼續惡化,顯示拴塞過程仍然存在,故短期的急救治療過後,病人仍需接受一段較長的康復階段,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輔導。
預防中風
預防中風主要是注意血壓、體重及血液膽固醇含量是否附合健康標準,而經常保持身體鍛練及戒免煙酒亦有助預防出現中風。
注意短暫性腦功能失調
一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短暫性腦功能失調的症狀可隨時出現。這些症狀多在數分鐘內,一般不超過廿四小時便消失,這現象稱為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IA),有部份TIA病例會演變成中風,所以及時檢查不容忽視。而阿司匹林已被證實對TIA病人有防止中風的效用。
本文章所載內容只作參考用途,並非提供任何專業診斷和治療的意見。
訂閱我們的新聞通訊以接收醫院公告
繼續盡覽所有內容。如有最新資訊,將會透過電郵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