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专栏文章

【儿童食物过敏】如何知道子女是否有食物过感?一文了解儿童食物过感症状、致敏源及治疗方法

蔡宇程医生

过敏服务

儿童食物过敏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但家长可以如何知道自己的子女是否对哪一种食物过敏呢?食物过敏可否治愈呢?甚么食物是最常见的致敏源呢?Gofever高烧编辑邀请了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科专科蔡宇程医生,为大家拆解有关儿童食物过感的症状、常见致敏源、诊断及治疗方法,供各位家长参考!

海鲜、鸡蛋及坚果是常见儿童食物过敏致敏源

蔡宇程医生表示,儿童食物过敏是本港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当中最为常见的食物致敏源包括海鲜,如鱼及贝壳类海产、鸡蛋、牛奶、花生及坚果等。至于儿童食物过感的症状,他指可分为轻微及严重两类症状,轻微的症状包括出红疹及黏膜肿胀,这些情况一般可以用口服抗敏药处理。另外,部分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即为「过敏性休克」,症状包括气喘、血压下降、昏厥及反复呕吐等等,这些情况下患者必须立即使用肾上腺数自动注射器,并需要马上前往急症室就医。

如何知道子女是否有食物过敏?切勿自行为子女戒口

家长可以如何知道自己的子女是否有任何的食物过敏呢?蔡医生指,要有效诊断儿童是否有食物过敏问题,最重要是有清晰的病历史,如在病史中发现疑似的食物致敏源,可用皮肤测试或验血。

测试以支持诊断。不过,蔡医生提醒各位家长,不需要在婴儿尝试新食物前进行有关测试。因为有关测试可能在某一些没有食物敏感的儿童身上出现假阳性反应,例如患有湿疹的儿童,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蔡医生亦补充,目前有愈来愈多临床证据显示,尤其是在高风险患有食物敏感的儿童,如湿疹患者,在没有出现食物过敏的情况下便自行长时间停食坚果或花生,反而有机会失去对这些食物的耐受性而患上食物过敏。

蔡医生建议,婴幼儿每次尝试新食物时,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进食少量(例如等同于尾指指甲大小的份量),然后观察5-10分钟。如果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就可以继续慢慢增加份量。欧美多项研究都指出,大部分婴幼儿即使出现过敏反应,如果只是进食少量食物,症状都相对轻微。因此,大部分婴幼儿在试吃新食物时都不需要先做过敏测试。蔡医生建议,家长在考虑为子女进行过敏测试前,必须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切勿自行为子女戒口。在尝试新食物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家长应保持镇定,暂停进食疑似致敏食物,尽快带子女求医,并纪录以下四点:

  1. 疑似致敏的食物;
  2. 进食疑似致敏源和出现症状相距的时间;
  3. 症状(可以用手机拍摄下来以便往后跟进);
  4. 是否需要任何药物纾缓症状。这些资料都能够让过敏科医生往后为子女作出诊断和设计脱敏治疗方案非常有用。

 

儿童食物过敏治疗方法

至于儿童食物过敏的治疗方法,蔡医生指目前主要可以有3大方法,首先是传统方法,患者完全避开致敏的食物,并随身携带肾上腺数自动注射器以防万一。不过,如患者只属轻微牛奶及鸡蛋过敏,则可考虑用食物阶梯(food ladders)的方法慢慢为患者脱敏。至于其他食物敏感例如花生、坚果、芝麻等等,患者可以考虑用低剂量食物脱敏疗法。

 

食物脱敏疗法可让患者身体适应致敏原

蔡医生解释,食物脱敏疗法为新兴方法,医生会安排患者在医学监测下进食极微量的相关食物,并逐步增加进食量,希望令患者的身体可以慢慢适应致敏源,最终回复饮食多元的生活方式。蔡医生指,有关方法近年在北美渐趋成熟,他又引述临床数据指,6岁前有花生过敏的儿童在接受口服脱敏治疗后,超过90%人能够至少吃到3粒花生或以上;约80%人可以食到16至20粒花生。

他又指,如果食物过敏儿童患者能够在6岁前得到脱敏治疗,在脱敏治疗过程中有严重过敏反应的机会低于1%。不过,他提醒家长,切记在进行任何食物脱敏的疗法前,都必须先由过敏科医生为儿童进行详细评估,并持续紧密监察下才能够安全进行,切勿在家中自行试吃。

本文章所载内容只作参考用途,并非提供任何专业诊断和治疗的意见。

原文刊载于GoFever.com.hk

Icon Email
加入我们的电子通讯

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接收医院公告

Ico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