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儿童耳疾

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是常见的小儿感染,百份之八十的儿童在七岁前也会发病。一般由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中耳发炎,大部份由病毒引致,但也可引致细菌性发炎。病征包括发烧、耳痛、头痛、没胃口、轻度弱听及流耳脓。

治疗方法

轻微的可以用止痛药及退烧药以减轻病征,感染会自行消退。若四十八小时后也不退烧,便可能要服用抗生素。若流耳脓,可能要加用滴耳药。

后遗症

  • 中耳积液:是常见的后遗症,中耳炎后中耳充满了厚厚的液体,阻碍声音传播,甚至可能引致失聪。一般中耳积液会在数周内消退。但若情况持续,则会引致长期失聪,需要动手术来放出积液。
  • 耳膜穿破:是常见的后遗症,一般会在数周愈合。若不愈合,将来便需以外科手术进行修复。
  • 面瘫:这是一种严重但并不常见的后遗症。炎症引致面神经肿胀,以及暂时性面部肌肉瘫痪。面瘫症状一般在中耳炎治愈后数星期内会复原。
  • 脑膜炎及脑内脓肿:因中耳炎细菌感染向脑部伸延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虽不常见但可能引致生命危险,须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甚至手术放脓来治疗。
  • 感音性失聪:严重中耳炎可破坏内耳耳蜗的细胞,令听力受损。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大多是急性中耳炎的后遗症,患者耳膜穿破并间歇地流耳脓,耳膜穿破会令听力受损。病征包括听力下降、耳道流液或流脓。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当中耳发炎流液时,可用抗生素耳药水控制发炎。 手术治疗:一般患者在十多岁后可进行耳膜修补术,修复穿破了的耳膜。

后遗症

传导性失聪:因耳膜穿破及耳骨受损,影响听力。

感音性失聪:长期中耳发炎破坏内耳听觉细胞。

外耳道炎

外耳道炎

外耳道因受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致皮肤发炎。经常游泳或经常用棉花棒清洁耳道的人较易患上,患者外耳道会红肿疼痛,但听力一般不会下降。治疗方法是用抗生素耳药滴进外耳道,严重的病情便需由医生在显微镜下清洁外耳道。

耳前漏管

这是先天性的外耳成形问题,在耳前有一小孔,不定时分泌一些白色的分泌物,会可引致细菌性发炎及脓疮。一般不需治疗,但发生过发炎或脓疮便应切除。手术可以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

中耳积液

中耳内充满了因发炎而产生的分泌物,引致传导性失聪,是小孩常见的慢性耳疾,百份之六的小孩会患上这病,小孩可能会有轻微耳痛,或因听力减弱而提高说话声音或上课不专心,但病征一般不明显,所以家长容易忽略。

治疗方法 听力检查:确定听力受影响的程度。 观察:初发的中耳积液大多可在三个月自动消退。若听力受损不严重,可观察三个月。 置管:在耳膜中放置直径约一毫米的硅胶管,让中耳再次充气,把积液排走。

感音性失聪

耳蜗细胞或听觉神经细胞受损,以致听力受损,每一千个小孩便有一个患上感音性失聪。常见的成因有先天性遗传、怀孕期胎儿受病毒感染(如德国麻疹)、产时缺氧、初生婴儿黄疸、早产婴儿、痄腮及脑膜炎。

处理方法

最重要是先评估患者失聪的程度,但要准确地评估小儿的听力并不容易,可能要反复测试。评估后,便要按患者失聪的程度来给予支持。现时没有药物可治疗感音性失聪。

双侧轻度失聪或单侧任何程度失聪的小孩,一般不需特别仪器辅助,可在普通学校上课,只要坐在班房前排及老师多注意小孩的学习进度,这些小孩可以和正常小孩一同学习。

双侧中度弱听的小孩,便需要助听器来辅助,更可能要在特别学习班上课。

至于双侧严重弱听的小孩,应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人工耳蜗会把声音转为电波刺激耳神经,从而恢复听力。手术后小孩可能仍要在特别的学习班上课。


耳膜置管

本文章所载内容只作参考用途,并非提供任何专业诊断和治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