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腫 (Emphysema)
肺氣腫屬於慢阻性疾病,是現代常見的肺病,由吸煙及空氣污染引致。有研究指到2020年,慢阻性疾病會隨空氣污染情況惡化,成為世界頭號殺手。
慢阻病可分為三類,病理相似,均由氣管收縮,以致阻塞氣道,令患者呼吸不暢順。
- 哮喘
- 慢性支氣管炎(COPD)
- 肺氣腫
前兩種可利用葯物治療,但肺氣腫的呼吸失調便沒有有效葯物治療。
肺部好比一個海綿,內含無數個氣泡,增加氣體交換的表面面積。若患上肺氣腫,氣泡會減少,可用的面積減少,影響呼吸。
患者的其中一個病徵是桶狀胸(Barrel chest),肺部因充氣而過份擴張,影響其他部份的正常運作。醫生可透過X光看見相關異常,診斷肺氣腫。
肺氣腫治療
當肺功能減至60%時,才會出現病徵,而肺功能低於30%的患者,日常生活將大受影響,有可能需要使用家用氧氣。若出現呼吸不順暢等病徵,患者應及早接受檢查及選擇合適的治療。
戒煙和藥物治療是最重要方法。除服食藥物外,有兩種可行的手術,包括肺減容(lung volume reduction)及支氣管內單向活瓣手術。手術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尤其適合肺上葉肺氣腫的患者,效果最為顯著。
肺減容(lung volume reduction)
肺減容手術是非常爭議的手術,手術會切走部份肺的頂部,減少肺的容量。不過由於手術較大規模,病人的問題多,風險也高。
手術後患者肺功能平均提升三成。
支氣管內單向活瓣 (Endobronchial valve)
與肺減容手術相比,支氣管內單向活瓣不用任何切口,只需從氣管進入支氣管,放置活瓣,令空氣及分泌物能從氣管排出,同時阻止空氣從外面進入病變組織,使組織收縮,達至減容效果,改善肺氣腫。
活瓣效率不及肺頂切除好,但適合未能做肺減容手術的患者。而且一旦發現活瓣不合適,可以隨時取出活瓣,或適當時加置活瓣。
不論接受任何治療,患者應明白肺功能無法回復正常水平,治療只能改善病情,減輕病徵,詳情請向醫生查詢。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