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成效
此檢查能應用於:
- 觀察: 觀察消化道的表面
- 診斷: 多年研究數據顯示,此檢查能診斷食道、胃、胰、膽、肝、大腸及肺部之疾病,於癌症分期上之成效尤為顯著
- 導引: 在超聲內鏡的顯示下進行微針穿剌抽取細胞組織化驗以確定病因,以及進行各類注射治療
- 治療: 例如腹腔神經叢阻滯及胰臟假性囊胞引流術
檢查前的預備
- 醫生會向病人解釋檢查的原因、過程及可能出現之併發症,病人明白後便可簽署同意書。
- 術前6小時禁止飲食。
- 如病人患有任何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及服用任何藥物(例如:阿士匹靈(Aspirin)、華法林(Warfarin)、保栓通(Plavix)、拜瑞妥(Xarelto)、達比加群(Dabigatran)、中草藥及營養補充品等),請告知醫生。
檢查過程
- 此檢查會經靜脈注射適量鎮靜劑或監測麻醉下進行;
- 在病人的喉部噴上局部麻醉藥,隨即把超聲內鏡經口部放進病人體內進行檢查;
- 檢查期間,病人可能會感到噁心及上腹膨脹不適;
- 視乎個別情況而定,整個內鏡檢查一般需時約 15分鐘-1小時。
出院後注意事項
- 請依照醫護人員指示,完成整個服藥療程。
- 如持續嘔吐、大量出血、腹部劇烈脹痛或不適、寒顫、發熱(體溫達 38℃ 或 100℉以上)等,請即聯絡主診醫生或回院診治。
- 請於指定日期、時間及地點覆診。
可能出現的風險及併發症
- 數小時內,喉部麻醉藥會引致吞嚥困難
- 腸道穿孔、出血、心肺併發症等(罕見)
- 超聲內鏡微針穿刺或組織抽取的檢查風險會視乎檢查部位而定,包括縱隔炎,胰臟炎及感染
- 腹腔神經叢阻滯的風險會包括短暫性腹瀉,短暫性血壓不穩定,短暫性腹痛及膿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