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病

徵狀 | 成因 | 危險性 | 治療方法

克隆氏症(又名克羅恩氏症, Crohn's Disease ),慢性腸道炎的一種,即腸道無明顯原因下慢性發炎和潰瘍,據研究,本港每 10 萬人中約有 1 至 2 人發病,以男性患者居多,發病高峰期更是 20 至 30 歲的壯年一族。

徵狀

克隆氏症潛伏期由數個月至數年不等,初期病徵與腸胃炎有點相似,包括腹部不適、肚痛、肚瀉及明顯消瘦等。由於 炎症反應可貫通整條消化道,由口腔、小腸至肛門均會受到破壞,故 口腔生飛滋、經常有痔瘡問題,亦有可能是發病徵兆。

另外,部分患者會同時患有關節炎,部分病人或會出現類似強直性關節炎病徵,少數患者的皮膚會長出膿瘡,常見於腳部上 5 吋或下 5 吋的位置,亦有患者會出現虹膜炎,嚴重可致失明。

成因

克隆氏症成因至今未明,過去有研究指,發病與某種遺傳基因 NOD2 有關,本港亦曾有父子、兄弟共同發病,但科學家在亞洲人身上並無發現此遺傳基因,故有否家族性仍待進一步考究。

另邊廂,有人相信此症與衛生環境有密切關連,愈富有的地方,發病率愈高。要強調的是,克隆氏症與患者吃下不潔食物是沒有關連。

危險性

小腸內的回腸(小腸連接大腸的位置)是克隆氏症最常見的病發地方,透過腸鏡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病情,惟不少患者往往出現屙血、肛漏、穿腸、腸塞及腹膜炎等併發症才求診,嚴重者更有性命危險。本港研究數據顯示,約有四成患者因併發症影響,需要進行腸道切除手術以保生命。

治療方法

克隆氏症屬於難斷尾的疾病,患者須長期透過藥物控制病情,包括服用 5-ASA 局部消炎藥、類固醇或可抑壓免疫系統的硫唑嘌呤( Azathioprine ),但後兩者的藥物副作用較多,部分患者病情反覆,所以要經常調整藥物劑量。

近年,醫學界出現以靜脈或皮下注射式的生物製劑作為最新治療,為克隆氏症患者帶來一絲曙光。外國研究顯示,約七成曾注射生物製劑的患者,臨床病徵有明顯改善,大大紓緩不適感覺之餘,亦有望減低日後 患癌及切腸的風險,效果比傳統藥物更佳。